2010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实际上,80后的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和上一代农民工的形象完全不同了,他们的教育程度已经高过老一代的农民工,相对来说,这些人对农业不熟悉,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农民工二代不愿种地,已经成为事实。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学一门手艺能够在城里有一套房子。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支强有力的新生力量,已与社会的物质发展共成长,他们所从事的每一种职业都是这个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一类,现在很多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职业力量势不可挡。
序:林玉娇是一个8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结识玉娇是在去年一次高铁车上,当时她就坐在我旁边,清秀白皙的脸庞,时尚大方的着装实在是很难让人联想到农民工这三个字。善谈的她跟我讲了她在深圳寻梦的故事,一来让漫长的旅途变得没有那么无聊,当然和她的聊天解乏只是一小方面,关键是她的故事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让我如此真切地了解了一位新生代农民工面对自己的人生勇于开拓和敢于拼搏精神。
我来自湖南湘西的一个小山村,虽然出生于农村,但是我喜欢学习,更加渴望用知识飞出小山村,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优异,由于家里条件有限我在2002年高中毕业之后就没有能继续读书,虽然我没有好的学历,但是我相信成功与学历没有必然的关系,工作主要靠后天的积累。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不变的信念那就是到大城市闯荡一番。我是女儿生,却也也胸怀大志。父母都反对我出去,每当我说道自己要出去追求梦想时,父亲总是用不屑的语气说“女孩子闯荡个什么呀,社会没有你想的那样简单,闯荡那都是男人干的事……”“那宋祖英也是我们湘西飞出去的金凤凰呀,她也是女人,她是我的偶像。”我倔强地反驳父亲,父亲尖锐的话语不但没有将我击倒,反而使得我越挫越勇。
在2002年那个炎热的夏季,我选择了去深圳开始我的职业梦想。深圳是个很多人向往的年轻城市,那里充满着各种机遇,是许多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城市。
2002年8月16日,我和邻村的张姐一起顺利地坐上到深圳的火车。她在深圳打工已经5年了。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后终于抵达深圳了。当时我口袋里的钱不到一百元,我的胃里翻腾的全是速食方便面。
刚进厂时,每天都在缝纫机前不知疲倦地学习
繁华的城市,高楼林立,还有马路上飞驰的高档名车,无一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与我擦肩而过。这里是个天堂,突然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
川流不息的人流快速地涌动着,人们的脚步都在体现着深圳的速度,人群里个个衣冠楚楚,和我那身穿了两代人的衣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觉得脸在发烫,我的窘迫让张姐看出来了,她鼓励我说:“别担心,我刚来深圳时也和你一样,你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自己要有信心……”之后,张姐带我到了她打工的宿舍,放下行李,然后带我在小餐馆里吃了一顿,这是我在异乡的城市吃的第一顿饭。
张姐点了一份白切鸡,说是这家餐馆最好吃的一道菜,张姐夹了一个鸡腿放在我的碗里,半天没有舍得吃,“快吃吧,改天再带你来吃,吃饱了才有力气找工作呀!”张姐的笑脸温暖了我忐忑的内心,那一顿饭也是我记忆里最美味最难忘的佳肴。至今,我都一直认为没有哪一顿饭菜,比得上那一盘白切鸡。
晚上我睡在张姐安排的一个女生宿舍里,有一个女工友回家办事,我就暂时睡在她的床位。对深圳的第一感觉,是好奇多于陌生,兴奋多于恐慌。深圳,能接纳我这只不期而至的飞鸟吗?
来了才知道,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好找,当时的我觉得自己好歹也是读过高中的,找一个推销员、营业员之类的活儿应该没问题,事实却并非如此,人家一看我土气的衣着,听我外地的口音,就挥挥手让我走。
张姐也托了好多同事帮我找,我理想的工作是找一份有技术性的活,任何工作都行。可一天又一天过去,一周又一周过去,工作的希望十分渺茫。
厂房内壮观的缝纫场面,让我看到了工作的希望
半个月过去了,事情终于有了转机,经过张姐一位同事的介绍,我来到宝安的一个服装厂,做了一名流水线上的缝纫女工。上班第一天,我走进宽大的工作机房内,女工们正在穿针走线地缝制衣服,她们快速移动的手指,弧线优美的接缝,令人目不暇接,场面非常壮观。能在这样有工作激情的地方上班,这是农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分布在流水线上的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妹。
上班第一周,我每天都目不转睛地观察有经验的师傅的操作,觉得基本都看会了。第一次上机操作我才明白,这份在我看来如此适合女孩子做的工作其实包含无数看不见的艰辛和劳苦。像我一样刚进厂的学徒,首先面对的就是要学会踩平缝高速缝纫机。但那种通过电压产生动力的机器并不容易控制,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脚尖一点踏板,它就呼呼飞转;脚跟一踩踏板,它就停下来。但是,在它飞转的时候,还要用手配合着缝纫,如果配合不默契,飞速缝纫的针就有可能将你的手指扎成马蜂窝。第一次上机在手脚忙乱、顾此失彼中以失败告终。带我的王师傅似乎早有预料:“缝纫活,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的,最忌眼高手低!过硬的技术是需要反复练习的。”
缝纫活是一个十分细致的活,所以每一步都要做好,不能盲目求快。
第一次的失败才是刚刚拉开的序幕,之后的磨练接踵而来。工作一周后,师傅要我练习缝制女士衣服,这一次我又出错了,也许是太紧张太心急了,我把袖口都缝起来了。我的窘况又被严格的师傅发现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缝纫活求好不求快,先做好了,之后再提高速度。”
师傅的话催起来我的斗志,之后我暗下决心: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是我一定要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我要当一名技术高超的技术工人,我还要通过其他的方式不断学习,考一个大学文凭。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我,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是我的最大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开始虚心地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操作技巧,学习每一种缝纫机的操作方法。我怕每天接受太多新的内容记不住,便随生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下各种技术难点。晚上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就拿出本子仔细研读、揣摩。还买来专业书籍用来补充一些专业知识的不足。天还没有亮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不懂的就向同事和师傅请教探讨。
一个月后,我转正了,成了正式工。服装厂干的是流水线的活,按件计酬,多劳多得,加班加点是常事。为了多做些活,多挣点工资,我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了厂里,晚上10点多才回宿舍。为了让家乡的父母放心,我把第一个月的绝大部分工资都寄回家了,自己只留下刚够维持生活的一小部分。
为了提高自己的缝纫技术水平,我也付出了很多。有一天我正在缝制衣服,由于这一段时间为了抓紧时间学习,晚上学习太晚感冒了,吃了一颗感冒药不久后药效发作感到非常困倦,眼睛似乎要用牙签才能撑起来。但是好强的我,并不想因此耽误了工作,也许是身体的原因,我一走神手脚的配合就乱了,忽然,指尖一阵刺痛,上下飞快行动的针扎进了我的手指中,鲜红的血滴在了缝制的衣服上。这是一种难以言语的痛,是一种连着心脏的痛。指甲上有无数个小针眼,其中一个针眼里扎着断了的针头……在医务室取针头时,久忍的泪水终于随着钻心的疼痛倾泻而出。
记得一位哲学大师曾经说过:“生命本身是一张空白的画布,随便你在上面怎么画;你可以将痛苦画上去,也可以将完美的幸福画上去。”其实,痛苦并非必然的结果,幸福亦非遥不可及,全看你用什么态度去涂画自己生活和工作。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我的付出、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的缝制技术日渐精湛,还熟练地掌握了十多种缝制设备的操作。以前看起来那么复杂,让人头痛设备,现在也似乎变得“和蔼可亲”多了,经历了手指被扎的惨痛教训后,和这些设备的配合也是越来越好,几乎很少出错。不仅如此,慢慢地,我爱上了这一行,在很多人眼里单调乏味的缝纫工作,在我的手里却有无穷的乐趣。因为在我看来缝纫工作虽然很普通,但只要用心去做,通过制作手法的改变就能体验到变化之美。通过实践通过积累,我也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我总是记得刚进厂时师父说过话。一方面过硬的技术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不要怕失败,最关键是每次失败后的总结。另一方面,缝纫活是一个十分细致的活,所以每一步都要做好,不能盲目求快。
缝纫机上绽放的精彩人生
一些复杂系数高、制作难度大的活儿,别人都不愿意接,我却乐于接。也许源于我好强的个性,体验不断突破带来的喜悦,难题解决后带来的那种快乐真是甜到了心坎上。
在难度大的服装样品的制作上,我采用新颖的缝作手法,缝制出的衣服美观大方、立体感强。车间的很多同事都过来向我请教学习,我也乐于分享我的经验。大家一起切磋。这期间公司举办的各项技术和劳动竞赛,我每次都能获奖。我感受着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快乐,享受着工作带给我的无穷乐趣。那时我在宿舍听得最多的就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因为听这首歌总能让我精神倍增,脑海中浮现出阳光灿烂的鲜花盛开的大花园,深呼吸一下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感到胜利就在前方。
从2005年到2011年,经过几年的奋斗后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笨手笨脚的学徒工,到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技术娴熟的高级技术工人,除了本职工作外,我每周还要给厂里的同事讲授技术课程。在这期间我通过自考,取得了服装设计专业的本科文凭。取得文凭不为面子,而是为了能够在这个行业能够更加深远地发展下去,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一些,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版权所有:深圳市新宇网络有限公司
深圳网监处备案号:440301105615310
粤ICP备11084799号
新宇猎头·全国服务热线:0755-85242419
新宇猎头·业务热线:0755-85242419 传真:0755-61673981